南方日报讯 深圳将加大食用农产品的抽检力度和频次,抽检标准、频次也将向香港“看齐”。同时,将在21个农批市场建立分检中心,抓住食用农产品入口关。这是记者从昨日深圳市场监管局召开的深化改革媒体座谈会上了解到的。 食品安全21个农批市场拟建立分检中心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徐友军透露,深圳将重点抓食用农产品安全,防止出现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的风险。“按常理来说,种养殖是食品安全的源头,但深圳种养殖特别少,所以我们把食品安全源头定位在食用农产品方面,包括蔬菜、水果、米、粮等原材料是我们监管的重中之重。” 为此,深圳将加大对食用农产品的抽检力度和频次。“我们对食用农产品的抽检要达到香港标准”,徐友军介绍,去年深圳每千人食品抽检为2.2批次(每千人食用农产品抽检0.4批次,食品生产、流通、消费三环节抽检1.8批次),而香港每千人食品抽检为9批次,发达国家每千人食品抽检为7到10批次。要达到香港的标准,深圳一年要对食用农产品抽检13.5万批次,“抽检的密度越高,供货商的侥幸心理会越小,用这种机制倒逼他们重视食品安全”。 据了解,深圳食用农产品供货体系分为三级,第一级为包括海吉星在内的21个农批市场、100家大型配送企业,第二级为400多个农贸市场及400个大型超市,第三级为6万多家餐饮店。 “农贸市场、超市、餐饮店很多都是从农批市场进货,我们要把住农批入口这道关,要对21个农批市场实行重点监管。”徐友军透露,市场监管部门将在每个农批市场建立食用农产品分检中心,实现驻场监管。“农批市场一般凌晨卸货,我们也要同步上班,看到货物进场就要截住进行检测。”徐友军表示,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将对整车产品进行销毁,从而确保高质量农产品进入深圳。 此外,市场监管部门将在深圳100个配送企业、400个农贸市场及400个超市内,建立1000个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网点。 徐友军还透露,深圳还将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电子平台,“像股票一样将食用农产品检测情况实时公布,加大社会监管”。 上述计划何时实施?市食安局副局长陈建民表示,这些只是初步设想,目前还在论证当中,还要争取财政及编制部门的支持。“我们争取两年之内在食用农产品方面抽检达到13.5万批次,也就是达到香港标准。”对于为何需要这么长时间,陈建民解释,目前21个农批市场除了海吉星确定由市场监管局监管外,其余的还是由各区农业主管部门监管,建立分检中心需要时间。 不过记者在该局提供的2014年计划中看到,2014年深圳将以香港为目标,全年实现食品抽检52500批次,全年抽检食品达到3.5份/人,抽检数量同比增长约90%。 商事登记制度注册门槛降低后需加强后续监管审批 深圳自从去年3月1日率先在全国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来,截至去年12月31日,全市新登记商事主体36万户,同比增长152%,实有商事主体133.1万户,同比增长39.8%。平均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89户,居全国之冠,不仅带动了就业,也推动纳税户不断增长。 深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大幅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发民间投资创业创富热情,得到各界称赞。但也有专家担心,在降低门槛的同时预防可能存在的风险也尤为重要。深圳市场监管局注册分局局长钟文称,从商事登记制度实施后的情况来看,风险主要涉及后续的监管审批,“尽管目前还没有出现很大的风险性事件,但风险是存在的。从目前来看,后续审批监管的力度不够,一些措施还没有制定到位”。 据其介绍,按照相关工作机制,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完毕后,涉及需要后续审批的,市场监管部门会将相关信息传送到临时信息平台,相关审批部门可去该平台查询,将该主体纳入后续的监管审批。 “从目前情况看,数据出现了不对称,我们发出的信息较多,但真正进入到后续审批部门发证的还不多。”钟文解释,造成这种数据差距,可能是有些主体在领取执照后,受制于经济或其他因素没有实际经营,也有可能是商事主体拿了执照后没有去办理相关后续审批,擅自开业。“相关审批部门没有完全跟上,这些就是风险。” 钟文告诉记者,为了解决这些风险,市委、市政府部署了专项行动,要求各个部门今年加大力度继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他表示,今年市场监管部门将完善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加快完成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制定,积极推进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改革、会计师事务所登记改革、“三证合一”等改革,推动全市各许可审批部门加强商事登记改革配套的审批制度改革和监管制度建设。 此外,将全面推进企业营业执照“一小时办理”,分步推进个体工商户“一小时办照”。 电梯安全今年启动全市老旧电梯安全评估 深圳目前电梯总量达到11万台左右,近年频发的电梯事故让公众对电梯安全十分关注。 作为监管部门,市市场监管局去年对电梯安全监管方式进行了改革,确立了电梯使用单位负首责制、建立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制度、建立电梯事故责任险等。徐友军透露,深圳将重点抽查3类电梯的安全,分别是人流密集区电梯、老旧电梯、市民举报投诉多的电梯。 他介绍,今年市场监管部门将推进电梯安全监管方式改革配套制度建设,完善电梯监督抽查、增设电梯委托检验项目、电梯维保单位分类分级监管等规则和标准,突出对生产和使用单位责任的监督。 “深圳有7000多台15年以上的电梯,这些电梯多数技术落后,制造工艺差,部件老化严重,容易引发故障和事故。”他说,目前法律对老旧电梯的退出、报废没有作出相关规定,国家、省也没有现行的老旧电梯评估标准。深圳今年将编制老旧电梯安全评估标准及办法,启动全市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工作。经过专家评估不能使用的将全部淘汰。 “为什么目前电梯检验合格后三五天又可能发生事故,主要是现行检验标准落后。”据市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家只对电梯的18个项目进行强制检验,22个项目都是通过维保单位自检进行。 为此,深圳将成立由企业、协会、政府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制定更高的电梯检验标准,改变目前电梯检验标准滞后的情况。 市市场监管局:将“深圳标准”打造成特区新名片 今年深圳“两会”,打造“深圳标准”首次进入市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城市发展一个全新的目标。作为标准化工作的主管单位,今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将打造“深圳标准”列入改革创新的范畴。 “我们要通过打造"深圳标准",提升深圳质量,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徐友军透露,深圳的标准化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过去5年,深圳累计参与制定修订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共计1926项,其中包括国际标准571项,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首位。与此同时,深圳还率先创建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国家旅游服务、国家金融服务和国家电子商务四个标准化示范区。 徐友军介绍,当前,除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提及较多的是行业标准。按照行业标准建立的一般规律,大多应该由行业内的龙头企业牵头,联合多家企业一道为产品制定标准,但现有的行业标准制定过程“走歪了”。 徐友军以市民常用的手机充电器为例,“大家出差除了带手机还要带充电器,几乎是一个品牌手机配一个充电器,消费者使用不便,还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徐友军认为,手机充电器的型号和接口始终难以统一,不是技术上难以实现,而是利益在其中作祟,“行业标准早已沦为部委标准,改革难度很大”。 为让行业标准的建立重回正轨,市市场监管局表示,将在今年大力推动建立社团标准。“社团标准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行业标准”,徐友军说,深圳已经在贵金属、钟表、新能源、智能电视等11个行业搭建起企业标准联盟,联盟标准建立的过程将完全交给市场,市场监管部门鼓励企业联盟进行跨区域、跨国家标准化制定。未来,深圳还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中引导建立更多企业联盟,鼓励企业联盟间的标准竞争,并推动联盟标准上升为国家和国际标准。 "深圳质量"是大质量,"深圳标准"也是大标准”,徐友军说,深圳标准不仅仅是产品标准、行业标准,它还将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领域广泛建立。“政府转变职能减少审批后,还需要设定一系列的管理和服务规范,市场主体参与进来了,就必须按照标准来做。”徐友军说,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标准化既能减轻政府压力,又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此外,深圳还将在第三产业包括酒店业、旅游业广泛引入标准化管理方式。在安全、健康、环保等领域,深圳将适度提升标准水平。“比如市民买房装修,有些房子几个月后还有甲醛残留,今后我们在制定装修材料的标准时将考虑把标准提升至欧盟水平”。 深圳标准化工作的改革创新还将带来一批象征着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按照市市场监管局的构想,在提升标准之后,深圳将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给符合“深圳标准”的产品和服务打上标识。“印有深圳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可能价格会比较高,但我相信,追求生活品质的市民愿意多花一点钱购买可靠优质的产品。”徐友军说。 |